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在运用海水淡化技术获取淡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厂1.3万多座,海水淡化日产量约5560万吨,相当于0.5%的全球用水量,可以解决1亿人的用水问题。
向海洋要淡水成为我国必然选择
在我国,同样面临严峻的淡水资源紧缺形势。水利部资料显示,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有四百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一百一十个。因此,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当务之急。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在当时的国家科委指导下,国家海洋局于1967年组织了全国海水淡化大会战,会战主力汇集于杭州,组建了全国******个海水淡化研究室,主要开展海岛苦咸水淡化和小型反渗透装置的研究。197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专门从事海水利用公益技术、共性技术、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发展战略研究。1984年,国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大会战时的研究室为主体,组建了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主要从事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至此,我国有了专门从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自主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驶入了快车道。
国家海洋局一直将海水淡化作为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国家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规划扶持发展海水淡化,并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中明确给予支持。2005年,我局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我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官员杨尚宝表示,海水淡化已形成洪流推动之势,海水淡化的春天已经到来。
政策出台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发展
目前海水淡化已成为中东各国、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但是,我国海水淡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仍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10年左右的差距。
近日,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编制并印发了《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的发布表明,在国内水资源短缺困局日渐严重的背景下,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淡水危机的替代方案之一。海水淡化原材料、技术设备厂商将成为政策利好的******收益方。《规划》中对技术升级的硬性约束成为亮点:首先是研制6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关键装备,重点包括渗透膜、水压泵的技术研发;其次是突破一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使海水淡化能耗和制水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以上;最后是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水淡化核心部件和设备制造企业。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介绍说,我国海水淡化产业近10年发展迅速,海水淡化产业基础已经具备,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沿海各地积极推进。但海水淡化产业主要存在成本高、规模小、发展慢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海水淡化工作全面推进。
为了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发展,国家海洋局通过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支持了一批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类项目;同时按照相关法规,及时、高效地完成了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海域使用审批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保障了海水淡化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自主设计并建成了一批海水淡化工程,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形成了以低温多效蒸馏和反渗透两大主流技术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我们的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还成功进军了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