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8年我国******座垃圾焚烧厂——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建成投产开始,在各种垃圾处理方式中,焚烧的比例显著增加,2010年垃圾焚烧处理量已经占到清运总量的17%,截止到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垃圾焚烧厂109座,处理总规模达到9.4万吨/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在经历了政府直接投资、政府特许大型国有企业经营和政府特许经营权市场招标三种商业模式阶段之后,垃圾焚烧发电最终形成了以政府特许经营权市场化招标-建设-运营-转让(BOT)为主流的商业模式,目前我国已投产的和在建的垃圾发电厂大部分都是这种模式。
随着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国内形成了政府主导型企业、专业投资运营型企业、工程投资型企业和中介咨询类企业四种垃圾焚烧发电的市场投资主体约40-50家,这些企业占据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约5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垃圾焚烧发电商业模式,推动我国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上海环境、北京市环卫集团等企业积极创建政府出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平台;威立雅环境、桑德环保、光大国际等以运营管理为主,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BOT模式的发展;杭州锦江集团、中科通用、伟明环保等以独立开发技术为基础,致力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服务;中化国际、通用技术咨询、上海金邦等积极拓展垃圾焚烧发电中介和咨询业务。
BOT模式也解决了垃圾焚烧产业化的最后障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解决政府处理垃圾问题的财政资金不足的矛盾,促使我国垃圾发电市场迅速增长,产业步向成熟。但是由于财税体制的不合理、不同层级政府职能的错位、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依然很强,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管理上的瓶颈,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行业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