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活污水处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管网配套相对滞后、重水轻泥现象普遍、升级改造十分迫切、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管理仍需加强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还未大范围开展。
生活污水处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管网配套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水管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和处理能力相比,其建设速度相对滞后。2005~2010年间,城市配套管网建设的增长速度均低于污水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年均相差3~5个百分点。县城及建制镇的管网不配套问题更加突出。从“十一五”总体来说,配套管网增速落后于污水厂能力建设增速约26个百分点,落后的幅度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重水轻泥现象普遍。我国污泥处理起步较晚,且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现象。目前,我国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已达到3100多座,设计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到1.39亿吨/日。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2000多万吨/日,但只有10%左右通过堆肥技术处理后回用到土地。另外有20%采用卫生填埋,还有少量采用焚烧、建材利用等方式进行处置。其余的70%都只是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者堆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且抵消了部分污染减排成果。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不足、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不足、责任主体不明、监管缺位等原因都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造成了直接影响。
升级改造十分迫切。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按一级B标准设计的污水处理厂有1500多座,按二级标准设计的污水处理厂有600多座,两者合计污水处理能力近1亿吨/日,约占全国总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80%。根据国家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体时,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部分地方标准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要求也比国标更为严格。为了达标排放,许多“十一五”已建污水处理厂不得不进行处理工艺升级改造。
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严重不均,进一步加剧了不少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正常年份全国每年缺水量400亿立方米,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座,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但是,污水再生利用情况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并不匹配。截至2010年底,我国形成的污水再生利用生产能力1082.1万吨/日,实际再生利用总量923万吨/日,不到全国城镇污水处理总量的10%,污水再生利用空间仍然很大。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管理仍需加强。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能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大型城市、城市市区、县城中心镇等地区,城市卫星城、县城一般建制镇及中西部县(市)等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污水处理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已建污水处理厂,在运营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仍有部分污水处理厂难以稳定达标,甚至还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存在偷排漏排的现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还未大范围开展。据统计,我国总计有乡镇45412个,乡村人口达91960万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缺乏,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还处于直排状态。由于农村人口分散,配套管网建设缺失、运行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监管困难等原因,要进一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还面临相当大的困难。